《莊子》討論「情感」(emotions)議題嗎?這是現代莊學的一個論題。莊子(約369-286 B.C.)是一位哲學家、文學家;其最為後世人所追想的,是其毫無局限的寓喻故事及其展現精神上的美感自由,是以莊子行文論述自然涉及情感。但莊子卻認為,人之情感是阻礙人認識真相的一大障蔽。宇宙真相是一不斷變化的序列,人存於天地之間當認清如是事實,因任何作為皆是不必要且是徒勞的,故其主張「心齋」(〈人間世〉)、「坐忘」(〈大宗師〉),「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人間世〉)。因此,莊子哲學呈顯的人生實為一深沉的悲涼,而非部分論者陳論莊子主張有一精神上的「自由」。莊子透過寓喻故事展現了甚多人之情感上的抉決,然其標的乃在指出人當「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養生主〉),使心如槁木、形如死灰。是以可知,莊子哲學關懷就在於使人心不引發攖擾,陷於逐於物或殉於物之中。職是之故,莊子對於「情感」,不是如儒家所強調的轉化為成德之教。為正確理解莊子哲學的蘊義,本文焦距置於其對情感議題的探討,抑或是說其將人之情感作如何的轉化。全文區分三部分探討,一析論《莊子》文中「情」字的意義,二研析《莊子》寓喻所呈顯的情感選擇,三討論莊子哲學的關懷。最後作一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