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是張翠園老師的〈習慣領域理論之「八擴」應用於服裝創意思考之探討〉。研究結果發現,「高度不夠」可藉由「升高察思」找到方法;「想錯方向」可透過「改變環境」及「靜坐禱告」獲得改善;「心態問題」可藉由「事物聯想」及「改變參數」找到對策;「立場偏移」可運用「改變環境」及「以退為進」調整定位;「領域盲點」可藉由「改變環境、改變參數、腦力激盪、虛心學習」達到跨領域成果。這是篇將習慣領域應用在服裝設計上又一篇的好文章。
第二篇是黃惠華同學的〈一場泯除正義與邪惡二分的戰爭:習慣領域理論應用的條件與限制〉。本篇以處理公害問題為案例進行探討,並以習慣領域理論探索如何解決自己與他人困擾與痛苦之心路歷程與自我成長的經歷。內容淺顯易懂,非常精彩,值得各位仔細閱讀。
第三篇是李偉俊老師的〈臺灣健康促進工作的習慣領域和美塔學統合分析〉。本篇以習慣領域和美塔學兩大理論內涵,對臺灣的健康促進工作進行統合分析,同時提出未來進行健康促進工作符合習慣領域三大工具箱和美塔學正向與創意的兩大思維之模式,以及深入探討其如何應用習慣領域和美塔學於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健康促進工作。此篇可說是對習慣領域理論突破性與延伸性的好文章,值得大家仔細閱讀。
第四篇是郭廸賢老師和陳羿熏、彭舒唯兩位同學的〈磨課師融入課程學生自主學習之行動研究:逢甲大學財政學課程融入磨課師之案例〉。本篇旨在探討透過磨課師融入班級學生個別與團隊學習自主之行動研究並探討如何分別針對個別學生與班級學生進行融入磨課師自主學習的課程設計、教學模式與評量。研究結果顯示無論個人、分組或班級學生,經由導入適切的磨課師課程的自主學習規劃、教學引導活動、課程主題之作業撰寫與班級同學相關個案撰寫作業的互評機制,均有助於改善個人或班級學生該課程之綜合學習成效,成為有效的自主學習者。內容非常精彩值得各位仔細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