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共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去(民國九十七)年十一月於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舉辦的「新進學者追求學術卓越論壇」中受邀學者發表之內容。該論壇由國科會管理學門一般管理組主辦,目的是鑑於近年來國內管理學者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的論文數量雖已大幅成長,但於國際學術圈的影響力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期能藉此提升研究質量。該論壇共邀集六位在國內接受博士班訓練,且近期發表著作於管理一學門認定之A級期刊的優秀學者,分享個人的研究構思與論文發表歷程;同時,也邀請幾位資深學者一齊與談,以期協助學術後進縮短摸索時程,進而提高研究發表的品質,邁向追求學術卓越之路。本論壇並由國立清華大學洪世章教授以「台灣的管理學術研究: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一文做為引言,接續再由林舒柔、李慶芳、陳建丞、林豪傑、周麗芳、黃家齊等學者進行經驗分享,最後則是譚丹琪教授與陳世哲教授之評論。
第二部分是「創業及家族企業」專刊所收錄之五篇文章。由於全球化、科技進步及日趨激烈的競爭,促使全球創業活動蓬勃發展,其中,創業家、家族與新創事業往往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且對全球經濟有重要的貢獻,因此,本期刊於去(民國九十七)年先徵求論文摘要(含研究問題與研究架構),透過兩次小型研討會,階段性提供投稿作者在研究方向與方法上之意見,俾與作者共同發展出兼具重要性與嚴謹性之研究論文。
第一篇為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連勇智教授、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方至民教授與鍾招正博士生針對本專刊主題的一篇文章「創業研究與家族企業:回顧與展望」,該文介紹創業研究領域若干重要的文獻與理論,並討論該領域中屬家族企業之相關議題,其中也介紹創業領域中三本頂尖期刊,可供國內有志於此領域研究者之參考。
第二篇為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謝如梅博士生與義守大學劉常勇教授的「創新機會辨識:創業警覺能力、先前知識與資訊獲取之關聯性研究」一文。基於現有文獻對於個人進行機會辨識的過程以及相關前置因素之關係仍相當模糊,為進一步瞭解為何某些人能辨識出創新的創業機會?該研究探討先前知識、資訊獲取與創業警覺能力對於創新機會辨識之影響,並以認知心理觀點為基礎,分析創業警覺能力所扮演之中介角色。該文以台灣新生創業者(nascent entrepreneur)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發現,創業家先前的知識與資訊獲取管道對於創業警覺能力有正向顯著影響。此外,先前的知識會透過詮釋能力之中介效果影響創新機會辨識。
第三篇為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虞邦祥博士生、林月雲教授與張小鳳博士的一篇質性研究論文「傳承或變革:台灣企業接班歷程之質性研究」。該研究以台灣企業為主體,希望以華人社會中家族企業後代接班歷程展現家業層次的改變與傳承,透過長時間、跨世代跨產業的個案收集,以質性紮根的研究方式呈現時間動態與結構性,以瞭解華人接班歷程中個人層次對家業層次的傳承與改變。該文除以第一代業主對家業的認知結構解釋接班人選,也以隔代間及集團間之比較,探討第一代業主價值觀對接班歷程之影響,研究中並提供相關命題做為未來量化研究的基礎。
第四篇為義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鍾喜梅教授與林佳慧碩士生的「家族集團接班資源與角色鑲嵌關係:網絡觀點之初探」一文。該研究探討當家族下一代有多位可能接班競爭者時,第二代競爭者在家族中之角色鑲嵌如何影響其掌握之接班資源?作者從網絡觀點,以台灣兩個具有代表性的家族集團企業,以第二代家族成員配對樣本,進行時間序列之實證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家族成員之性別(男性)是可取得接班地位的必要條件,但並非充分條件;而第二代成員間若具有兄弟關係,或是具有姻親關係,其可掌握的接班資源會較為相近,但是堂兄弟關係則會使彼此間可掌握資源差距拉大。另外,接班競爭者是否系出同一母親,亦可能影響其彼此所掌握的資源與權力差距。
第五篇為南台科技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李振宇助理教授與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蘇威傑的一篇實證性文章「研發承諾與營運績效:以台灣家族企業為例」。由於以往文獻認為家族企業對於研發創新的承諾會遠比其他型態之企業為高,該研究爰以探究家族企業在研發行為上的持續性是否對其營運績效產生影響,又此一關係是否在不同的內部治理情境下產生變化。該文以台灣電子產業中250家具顯著家族持股之企業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家族企業之研發承諾對於企業營運績效有正面影響,且外部董事之設置更可加強「研發承諾與營運績效」之正向關係;惟當董事席次與股權發生偏離時則會減弱上述正向關係,且此一負向的調節效果會超過外部董事所產生的正向調節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