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阿乙的小說〈模範青年〉、〈巴哈〉作為文本研究對象,試圖運用拉岡的「鏡像階段」與「大他者」理論作為分析視角,凝視中國七〇後小說家阿乙與其筆下的小說人物:他們在面對城鄉流動經驗時,內在心理與精神層面的成因脈絡。首先,前言概述有關阿乙與其他中國七〇後小說家群歷來的研究,大多都使用個體與時代社會交互參照的方法論:或從歷史背景推導至世代特性;或將個體焦慮歸納出代際情緒。筆者認為,這些觀照方式雖能收宏觀文化批判視野之效,但對於小說人物乃至作家本身的心理及精神層面,以及焦慮的真正成因脈絡,也因此失之交臂。換言之,筆者認為歷來對於中國七〇後小說的研究,缺乏個體性精神處境的全面觀照,此即本文最核心的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故擬運用拉岡的精神分析學來觀照阿乙的文本。第二節則著重從拉岡的鏡像結構中,去探討主角們與「城市」這個「大他者」所象徵的各種符號性規訓意義對話時,如何分別形成各自的匱乏與慾望。第三節接著聚焦並運用「父之名」這個作為拉岡理論中更原初的大他者概念,主角們如何一步步屈就並妥協於具有律法制約性的父親符號與平穩飯碗人生觀。最後,第四節從「語言之牆」的概念出發,看小說主角們如何因為潛意識的語言阻隔、理想的衰敗,最終皆以自言自語式的無聲吶喊,將慾望夢想及生存意義帶向自我消解。毋寧說,阿乙的兩篇小說,對於城鄉結構下的焦慮,以及個體本質意義受制於大他者的自我消解,皆投以存在困境式的作家關懷與自我譬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