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旨在於探討《左傳》中,相關天文星占預測國家政事之內容,以示天文與政事的關聯性。《春秋》是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史,內容涉及許多諸侯國,以及保存豐富的天文曆法資料。但文義隱晦,記事簡短,《左傳》則增加大量史實以解說《春秋》,其文字簡潔生動,在文學史與史學史上有很高的價值。春秋是中國傳統天文學逐漸成熟的時期,《左傳》展現了春秋時期,原始宗教的思想世界-巫術、祭祀、卜筮、星象、夢驗與鬼神等,這是古老樸實的神秘信仰和宗教世界。本文討論的內容,分述兩個部份:一是古天文學的內涵,二是《左傳》天文占驗學的記載。首先,古天文學包括氣象學、星占術與曆象天文學。古時觀測天象,除了洞察自然界現象與規律,以編成曆法指導農事生產,與宗教祭祀活動的需要外,另一方面具有指導政事的作用,即用於對戰事的預測(歷代統治者壟斷天文占驗,以作為政治統治與實現政治權力的唯一工具)。古時的政治領袖,多能觀天象,占卜驗。天星異變,強烈的天譴意識,主導以災異預言的方式,干涉當時的政治生活。其次,《左傳》保存了很多對國事與人事的預測,在十八萬餘言中,有大量的龜卜、占笠、占夢與占星等預言,災異記錄有八十餘條,如火災、水災、地震、刨冰、日食、彗星、客星與運氣等(天氣變異和自然災害現象),以及鬼神、方怪等神秘事物。其中近三十條帶有預言性質,往往最後成為現實。預言的取捨,取決於尊「禮」重「民」。違反「禮」,小則去國身死,大則亡國滅族。《左傳》中的天象和星占紀事的神聖性,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對天象的觀測已經制度化。二則影響實際的社會與政治事務。預言敘事主要服務於人事,以道德倫理與因果關係,作為吉凶禍福、成敗得失與興廢的依憑。預言的對象,就是國家軍政大事,包括國家存亡、最高統治者的生死命運、戰爭與災荒等。從史學史的角度審視,《左傳》裡的神異預言,作為《左傳》敘史的重要部分,涉及到歷史詮釋、歷史思想與評價等方面的內容,此對後代史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