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華語,環境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而我這非中華地區生長的人,卻很幸運的能在當地找到提供華裔子弟學習場所。越南胡志明市因聚集了眾多華人而在越南改革開放之後順利開辦了許多中文私塾學校。憶起當年初學華語的種種,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每天大量的生詞練習。在幼稚園班級,我們學的主要都是生詞。試想小孩子每天上學都要面對整整兩頁的生詞練習,雖說每頁一般只有一到兩個生詞,但其習做量之大往往都是我們的惡夢。當時,媽媽的作業把關也曾經是我無盡苦難的源頭。只要是字寫得不好,媽媽手上的橡皮擦就要發功,狠狠地把那些字都擦掉,讓我重寫一便。週末的作業量會加倍,寒暑假作業自然也不少。上小學之後,我們還要同時兼顧越語正式課程,而我相信這也是大部分華裔學生共有的辛酸與掙扎。因為同時維持兩校上課,我們的功課壓力倍增。尤其當同齡的越籍同學放學後開心的玩樂,我們則要背起書包繼續上華語學校。到了晚上,當其他小朋友可以悠閒的看電視歡笑時,我們才要開始寫當天的作業。華語學校的老師們不會因為你已上越語課而在作業上稍做減免,但我終究還是撐過來了。我說,我撐過來了,是因為當時身邊的同學、朋友們不少人因為撐不住這樣的學習壓力而陸續做出擇一就學的決定。有的選擇放棄越語,專心學習中文;有的選擇放棄中文,繼續上越語課。在那時候,能堅持到最後的可說是屈指可數了。我的中文基礎也就在這段歲月裡奠定下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