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對象為一名九個月大聽覺障礙幼兒,出生後四個月大發現聽覺障礙、八個月大接受配戴助聽器資源服務之後,因個案以及家庭對溝通訓練支援服務之需求,透過系統性、持續性的直接支援服務,建構聽障幼兒溝通訓練支援服務。本研究發現:一、在溝通訓練支援服務的介入歷程中,提供家庭支持服務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所提供的家庭支持服務內容為:(1)提升聽障幼兒家長教養知能,如瞭解聽覺障礙幼兒的發展過程與普通幼兒的類同,建立正確的教養觀念以及信心;瞭解聽覺障礙幼兒發展的需求,建立有效的互動教養策略。(2)提升聽障幼兒家長對家人解釋、說明的觀念和能力,如提升如何對家人解釋、說明聽障幼兒在家庭生活中可能需要的支援或方法之能力;了解對家人解釋、說明聽障幼兒可能會有的障礙或問題之必要性,以及能夠知道如何說明、解釋。(3)架構家庭支持,舒緩聽障幼兒家長之壓力,如協助聽障幼兒家長與家人分享與聽障幼兒互動的有效策略與心理支持,協助家人分享教養普通幼兒的相關資訊,增進聽障幼兒家長參照和心理支持。二、對聽障幼兒溝通訓練支援服務的介入歷程中,在鷹架理論架構下,聽障幼兒可發展以下之能力:(1)在動態視、聽覺接收情境下,聽障幼兒主動展現共鳴的身體動作、模仿能力、共同注意和持續注意等能力。(2)動態視、聽覺接收學習完成後,在「聲音-動作」訓練下,聽障幼兒逐漸察覺聲音的出現,以及分辨出現聲音時與動作之間的關連;並透過自身的身體動作呈現理解「聲音-動作」之對應關係。(3)對聲音之察覺和分辨聲音動作之關連性學習完成後,在「聲音-動作-數量」訓練下,聽障幼兒逐漸察覺、分辨和辨識一個聲音一個身體動作的「一對一原則」之理解力;當聲音連續出現時,身體動作也須對應呈現連續性的「順序原則」之理解力、以及總共出現幾個聲音(需少於四)時,身體動作需對應數量的「基數原則」之理解力。換言之,本溝通訓練支援服務中不僅包含「聽覺察覺」、「聽覺分辨」、「聽覺辨識」和「聽覺理解」等訓練,也包括兒童發展的數數能力以及聽覺記憶能力之內涵。(4)「聲音-動作-數量」學習完成後,轉換「聲音-音聲-數量」訓練下,聽障幼兒只出現口型或張口之動作,尚未出現音聲中的音韻。換言之,在聽覺注意、聽覺記憶能力發展的支援下,聽覺的音聲訊息如何擴展成語言聽知覺的樣態呈現是後續支援服務的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