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伯克段」,乍看之下是在譏諷鄭莊公未盡兄長、國君之責,不對其弟段施以勸導,甚至以驕奢養其惡,待其國大作亂以殺之。但倘若我們能重新深入了解鄭莊公的心理世界,審慎扣緊整個鄭國的歷史及政治局勢的發展脈絡,我們便能明白當時鄭國的眾臣是如何利用莊公本身自卑與超越的心理,來引導整個悲劇的發展。依照阿德勒對於人類自卑情結的精闢分析,我們不僅可以明白從「鄭伯克段」到「周鄭交質」許多鄭莊公行為反應的內在依據,同時也能更加看清鄭國君臣是如何逐步迷失在權力與利益的崇拜之下。藉著心理學的輔助,讓我們得以從不同的視角重新得檢視春秋學中的道德議題,使鄭莊公失本之原的探究能有嶄新的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