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2005年起筆者開始進行東南亞干闌式民居類型研究,十三次田野調查訪查了馬來半島、泰國南部與中北部、印尼蘇門答臘島中北部與西部、巴里島、松巴島、帝汶島、婆羅洲沙巴與沙勞越、與蘇拉威西島南端。研究目的在探查東南亞各地不同種族民居類型的空間形制與構造語言,嘗試發掘各種民居類型的規則系統。十年的研究過程整理了東南亞數十種民居類型的空間與構造規則系統,發現東南亞民居體系背後潛藏數種構造基型與空間基型,而跨越國界跨越島嶼的不同種族民居類型更呈現「區域次體系」的現象,此為下一個研究里程碑。既有的研究成果如下:東南亞干闌式民居在現代化衝擊之下,出現不同的興衰面貌,印尼蘇門答臘島山岳地區的三個種族(Batak Karo, Batak Toba, Minangkabau)當中,Batak Toba與Minangkabau仍保有相當數量的干闌式民居,Batak Karo的傳統民居數量卻迅速減少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