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村是中國大陸近三十年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特殊鄉村現象。村落居民經濟條件提升將新建民居時,因原民居基地存在多種因素,造成新建民居大部分都集中在村莊週邊,而村莊內卻存在大量的空閒民居和閒置土地,形成了內空外延的用地狀況,即所謂的「空心村」。空心村由於無人居住,使房子年久失修塌毀,基本設施不足造成環境品質差。而外移至村落周圍的新村由於缺少周全規劃,品質難控制。本研究以民居類型為對象,以類型管制角度重新檢討形式,並試圖以週全的規劃,延續強化原有形式語言與特色。本研究方法操作依序為:類型研究、類型設定、外部性、置入四大部分,其結果為環境規範。類型管制是以形式為基礎的管制方式,其意義在於制訂群體合理且公平的規範;可形成共通的風格特色;維持此集體特色的品質。類型管制的成效可產生環境的認同與歸屬感,對於空間及社會文化層面皆有正面的影響。故以中國大陸福建省漳州市轄下「舊村-寨里村」、「新村-歧下村」兩空心村為例,舊村以保留村落紋理並原地改建為目的,新村則依據原村落形式構成原則於周邊適當之地重新規劃,兩者皆訂定完整且易懂之類型管制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