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與規則》這本書是分析日常生活環境的構造。時間上跨越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一系列研究。內容上包含了不同層級的人造環境、有建築、村落、街廓、城鎮,以及都市。研究的課題主要是空間的形式,研究的結果是以「規則」的形式來表達。日常環境指的是以居住為主的空間,因為住居本來就是任何人造環境中的主體。首先日常環境有個主要特質,就是層級現象。在都市中有分區;在分區中有街廓;在街廓中有建築;在建築中有居室。這些不同層級的環境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何以會有這種現象,卻並不是一目了然的事。從單獨的一棟房子到一個都市的形成,並不是只有房屋數量的累積與增加就可以的,還需要安排另外的一些元素,才能使數量的增加可以形成有意義的空間。就像樹葉的增加並不自然地形成一棵樹,還需要具備樹枝與樹幹這樣的元素才行。而且,還不只是有必要的元素就夠了,更需要彼此之間有一定的組織關係。樹葉、樹枝、樹幹的任意堆砌並不構成一棵樹,就像文字的隨意放置並不構成句子一樣。它們都需要某種結構,才能使其形式得以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