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為達到「效率」須遵循經濟學的各項原則,例如低度利用的土地需透過「交易」,移轉給能力較強者進行使用,此需遵循「供需原理」,期能達到「資源配置效率」(allocation efficiency),但經濟學本身日益求精,使得土地利用的「效率」更加周全,例如制度學派認為任何「交易」均需負擔「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於是「供需原理」須加以修正,因為消費者需同時負擔價格與交易成本,故除「資源配置效率」外,又提倡「市場運作效率」(operational efficiency),努力降低「交易成本」,對市場運作具有莫大的貢獻。惟近年來經濟學另有新發展,此即「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的興起,引起眾人注目,這是經濟活動實務界期待已久的盛事,可拉近經濟理論與實際現象的遙遠距離,由1950–1960年代開始,即由卡托納(George Katona,1901–1981)、西蒙(Herbert AlexanderSimon,1916-2001)等學者領導,從事心理學對經濟學的探討,其中西蒙在2002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在2002年亦獲殊榮,不料後繼者塞勒(Richard H. Thaler)在2017年再獲得諾貝爾獎,顯示出這種研究趨勢已蔚為潮流,銳不可擋,它們被稱為第一代(舊)行動經濟學,至1990年,根據社會心理學以探討新古典經濟學各種模式,另出現第二代(新)行動經濟學(second-wave behavioral economics),例如萊布森(David Laibson)對總體經濟學的研究,費爾(Ernst Fehr)對勞動經濟學的探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