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一書中,史書美主張以「華語語系」(Sinophone)的概念批判關於「中國性」(Chineseness)的霸權與同質性,同時重新檢視帝國與後殖民的論述。「華語語系」的概念是對中國和中國性的一系列批判,這些批判包含了漢人中心的種族邏輯、「中文」一詞的單語霸權、「海外華僑」的認同論述、藉由「離散中國人」掩飾持續的殖民狀態等。作者認為關於「中國」的用詞普遍概念模糊,這個模糊的特質在知識討論和政治修辭上都有大有問題。在討論中國的時候,國籍(中國公民)、族裔(華人)、語言(中文)常被混為一體,這樣的含混不清進一步成為權力運作的空間。舉例來說,當代中國政府為了政治經濟利益,不斷以「海外中國人」的修辭召喚忠誠,但另一方面這些「海外中國人」或「離散中國人」又常被他們的在地政府視為永遠的外國人,合理化在地的種族和移民偏見。然而,作者認為光是對中國批判就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對中國的批判傳統長期被忽視或被誤解為簡單的冷戰對立邏輯;在美國學界,左派學者常對「社會主義中國」投注浪漫情懷,以致於無法或不願對中國批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