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田野的反思,乘載我從理論到現象,從疑惑到釋疑,這不斷來返的過程。大二,我還是一位著迷於文學的少年,從文學閱讀裡,介入每個我所陌生的社會。為了使興趣與研究相媒合,我在文學史裡試著攀住幾個文學家,切分幾條軸線,有所回溯的探問文學家的生命,其中楊逵是我認知的初衷。我開始好奇,楊逵這麼一位貼近底層的文學家,寫出資本主義下被剝削的人的生命困乏,他何以在日本殖民時期不斷挑戰殖民政權的底線,不斷發表?其後,我持續爬梳台灣文學史,驚訝地發現日治時期文學家舊作重刊的集體現象。那是國民黨文藝政策支配的時期,文藝集團掌握文學組織、經費、刊物、發表平台,近乎鋪天蓋地的佔有,然結構之下,這些老作家,包含楊逵的作品能夠重刊,其背後意味著什麼?文化中介者基於何種理由,各取所需的詮釋楊逵?楊逵舊作重刊的週期,起始於1950年代,到了1970年代,最為蓬勃,時代的驅力像篩子一樣,篩選出何種作品能刊,何種不能刊?文學裡果真折射出一個多面向的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