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在清華大學裡一間咖啡廳,跟清北消費合作社的組織者訪談。聊的過程中我一度感到很神奇,因為金老師談及的漢娜鄂蘭,是一個似乎和消費運動毫無關係的思想家。金老師應該有發現我的困惑,於是她不好意思笑了笑,解釋說:「我是從鄂蘭的文字當中找到了精神的支柱,她說行動是希望的基礎,不是嗎?現在誠信問題已經有迫切性了,行動才是我們的救贖,這是一個思想的實驗。」我就是對這樣的消費者行動以及思想上的實驗感到有興趣。台灣和中國大陸近年出現了各類農夫市集、消費合作社、社區支持型農場,在頻繁食安問題背景下,試圖透過新的產銷互動模式,來解決市場與管制的失靈(Wahn,2015)。然而現有研究文獻甚少討論食農網絡中的消費改變,以及西方以外的社會脈絡。因此本研究的主要提問是:公民社會發展如何影響食農網絡中日常消費實踐?中國與台灣食農網絡的背景的確頗為類似:中國的食農網絡是因應著食品安全問題與消費者意識轉變,這兩個脈絡而出現。就食品安全問題來說,2008年的三鹿奶粉三聚氰胺汙染只是一個標誌性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