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菇類是人類日常生活中所不能欠缺的食物,也是農業重要產值來源,我國洋菇罐頭外銷量在1960-1970年代為世界第一,曾有洋菇王國的美譽。台灣目前栽種生產的菇類有香菇、金針菇、杏鮑菇、秀針菇、洋菇、鴻喜菇(白精靈或白玉菇)、木耳、靈芝、草菇、高溫菇、蠔菇、夏季鮑魚菇、巴西磨菇、柳松菇、茶樹菇、珊瑚菇及猴頭菇等,總產值接近新台幣100億元。其中以太空包推廣栽培香菇數量已達1億6仟萬包,占台灣鮮銷市場75%以上,產值達新台幣2億4,000萬元;另外,杏鮑菇自動化生產技術與品種改良己推廣商業化生產。近年來隨著消費型態的改變,各種食藥用菇類因具有對人體特殊生理活性的物質,如多醣體、三萜類、麥角固醇、核苷酸、蛋白多醣、核酸、有機鍺、食用纖維等,具抗腫瘤、免疫調節、降血壓、降血糖、降膽固醇、抗細菌及病毒及延緩骨質疏鬆等保健功效,成為新興健康食品及保健產品所開發的對象。菇類產品之生產主要分為子實體及菌絲體,子實體經由段木栽培、木屑太空包或栽培瓶生產;菌絲體則需依賴液態培養而得。菇類生產需經菌種製作與培養、培養基質製作與菌種接種培養、出菇管理等三階段過程。一般菌種培養階段均利用麥粒、裸麥、高粱等穀類種子或木屑為主配方製作固體菌種,再接種至培養基質中擴大培養,往往耗時費力,且易受雜菌污染或其菌絲有生長不正常之現象發生,是目前菇類產業經營上所遭遇到的問題。相較於固體菌種,液態菌種係指生長在液體培養基中的菌種或菌絲體,在產業應用上又稱為深層發酵或深層培養。為因應菇類產業朝向自動化、規模化與國際化,菇類液體菌種之開發與應用已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