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過分析魯迅批判《四庫全書》的文章之背景和立場,將魯迅觀點分為刪改、欽定、乾隆和文字獄四個角度討論,進而揭露民國時期負面評價《四庫全書》藏有的時代情緒。本文從「回顧背景」的角度,用「文獻分析」的方法,拋棄「以古律今」的思想,站在民國時期大環境和魯迅個人生活變遷境況下進行觀察,經由瞭解時代意識和時代情緒如何影響民國文士之一的魯迅在公私領域中的具體表現,分析魯迅對「四庫」的批判性對話。由於今人對民國以來的文士具有崇拜心理,使得魯迅、胡適、陳獨秀、顧頡剛、余嘉錫等人對《四庫全書》的批評長期為今人尊崇,魯迅的批判立場及時代情緒,令接受者產生極大的誤區——失去辯證性的眼光。魯迅對《四庫全書》的評價猶如評論時事,情緒性的的表達大於理性的批判,學術上的意義與價值卻令人質疑。雖然魯迅對《四庫全書》的批評放在民國時代,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正也因為他處在時代下,文本文字不可避免的受到時代意識的影響。文化表相的衝突實際上也正是時代的衝突,以民國人之眼光看民國是合理的,然而學術之前進必須抽離時代之情緒,以今人之眼光看民國,應當盡量避免受到魯迅文章中情緒的震蕩,是以需要深入的反省與批判。研究成果有助於評析《四庫全書》價值時,希望脫離民國反滿情緒及批判情緒的干擾,因而對《四庫全書》更客觀的理解,進而帶來更合理的使用。這對四庫學、魯迅與民國學術的研究,或當有某種澄清與深入瞭解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