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歷經三次房地產景氣繁榮(61-63年、68-69年、76-77年)後,蕭條了十餘年,民國92、93年自谷底逐漸復甦直到今日,暫且稱為第四次價格高峰。值得注意的是,民國60年代,台灣經濟進入快速成長時期,住宅短缺的情形逐漸緩和,人民所得增加的情況下,對於住宅品質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於經濟能力允許下,便能透過改(修)建房屋、自建房屋或購買新屋滿足新的需求,而最顯而易見的進步即是硬體面的增強與補足,例如居住面積、房間數與廚房浴廁等,根據調查,就住宅品質指標1言,民國89年底台閩地區每人居住面積31.7平方公尺,平均每人房間數1.2間,住宅專用比例92.4%,分別較79年之24.2平方公尺、0.8間及90.1%為高,惟獨住之比例87.8%較79年減少0.7%點;建築類型中民國80至89年竣工者以6樓以上之大樓為主,其隱含以鋼筋混凝土鋼骨結構為建材之建築愈多,建材指標相對提升。顯示十年來住宅品質確有提升。另一方面,按住宅竣工年份分,台灣地區平均每人使用衛浴套數亦從早年的0.3套增加至0.6套,顯示新建住宅所提供的衛浴套數亦是逐年增加,如表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