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8日發生「文林苑」都更強拆爭議,雖然在經過長期不斷地協商、抗爭及興訟後,於2014年3月14日不同意戶之一自行拆除組合屋而告和解落幕,但「文林苑」事件卻帶來政府面對執行強拆極為強烈的「寒蟬效應」。「文林苑」都更強拆爭議雖然只是個案,但其效應卻有都更條例修法研議、大法官作成釋字第709號解釋及行政審查實務態度丕變等,尤其是政府因此不敢再動用都更條例第36條強制拆除的執法手段,所造成的影響更是深遠。使得約在2006年後興起而成為炙手可熱顯學的都更,在一夕之間冰凍三尺,成為風險極大的事業,民間許多建商已不再進場投資都更事業,轉而洽談傳統小基地的協議合建,或往外圍郊區及新興重劃區另闢戰場。另一件廣為眾人所知的不同意戶抗爭案件,是位在捷運永春站附近的都更案,早已在2008年核定的計畫,同意戶均已在核定後陸續遷出,但仍有不同意戶不願搬遷,以致仍無法實質動工。實施者森業營造公司為避免爭議持續,業將不同意戶劃出重建區段,成為台北市相當罕見之「重建區段」及「整建區段」併存在同一更新單元的案件,並在2015年1月核定發布實施。然而重建區段內仍有零星不同意戶分散在不同的公寓內,實施者雖於2016年3月依都更條例第36條向台北市政府申請代為拆除,但台北市政府決定不代拆,僅指示實施者「依法處理」,實施者嗣於7月2日突襲拆除重建區段所餘唯一的不同意戶,延宕16年的永春都更案終於在2016年9月動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