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菇類的品種很多,多數原產於中國,20世紀初,日本研發出段木栽培法,使菇類得以大量生產。約在1974年,台灣的菇農研發出「太空包栽培法」,使用柯木屑、米糠、玉米粉、碳酸鈣作為主要培養資材,利用塑膠包生產香菇,使產量大幅成長,目前已是全世界出產菇類產量第一的國家。太空包種植法發明者有一說法是由麒麟山香菇農場的負責人陳豐遜於1972年以段木栽培數十株,提供自食,1974年農試所研究成功木屑塑膠包(太空包)之新栽培技術,後經業者不斷的研發,而發展成為舉世聞名而特殊的生產方式。農試所植病組「菇類研究室」學者呂昀陞則認為,「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共同開發』,因為當時參與開發者都往來頻繁、互通有無。」但不管如何,台灣業者的精心研究讓香菇產量成為劃時代的革命創舉。(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台灣的香菇生產大都集中在南投、台中等地區。根據農委會「農業統計年報」統計,1987年是台灣香菇產量最興盛時期,段木與太空包合計產量為4,803噸乾菇。香菇栽培一般較少使用農藥,非常適合使用有機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