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在專業知識之外重視通識教育是相當晚近的事。各大學雖有零星的設計與規劃,但要到教育部在1984年發布《大學通識教育選修科目實施要點》,才正式啟動台灣通識教育的發展。相較而言,中國大陸在通識教育的發展時程較晚。中國大陸的通識教育改革,始於20世紀90年代,出發點是希望全面提升國民素質,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因此,在1994年正式提出「素質教育」的概念,並在1995年於華中科技大學舉辦第一次素質教育會議,開始推動「文化素質教育」,並設立52所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試點院校。到了1999年時教育部首次建立32個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引入「文化素質教育課程」(即一般所稱的「全校通選課」),在大學教育中開啟了一套新的學分制度,透過開設非專業化的新設課程,探索新的課程框架。至20世紀結束,大陸都還是把通識教育稱為「素質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