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會」或「市民社會」(civil society),是近年來台灣頗受關心的議題。在威權 轉型或民主化過程中,台灣是否能發展出穩健活潑的公民社會?建立負責任且勇於承擔的 公民?攸關憲政民主的成敗、國家發展社會的福祉。數年前台灣發生的「318 太陽花學運」, 引起各種討論和反思,在現有的教育體制下,我們培養出何種公民?「學運」所體現的是 具有獨立思考、勇於批判的年輕一代;還是不滿現狀、衝撞體制,陷於「革命有理,造反 無罪」的幼稚?這些兩極化的爭議,除了用台灣多元社會來詮釋之外,也可以冷靜思考: 多年來大學「通識教育」究竟扮演何種角色?發揮何種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