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閱讀「社區大學與通識教育」專題的文章,深感社大夥伴對大學教育改革的理解和隱憂,對社大轉型的期待以及對社區實踐中地方知識創新的省思。首先,教育部正在推動的無邊界大學計畫、大學社會責任計畫,都將大學與所在的地方連結起來,深耕地方、解決地方問題、培育區域資源人才。這個轉向重新定位大學的社會責任,以地域貢獻型大學為目標。在目標下,則期望帶動課程的改革、制度的調整和教師資源的重分配,此中,傳統18週制式課程的設計可望鬆動,有微學分、工作坊、磨課師數位課程等等的彈性設計,使學分的設計服務於學習的需求和實踐的導向。教師的升等、教研履歷也採取了多元的評鑑方式,而學生的行動學習、社群實踐更是受到鼓勵,給通識教育問題解決導向、行動導向的課程發展或行動學習提供舞台和田野,課程將不再只是計畫型課程類型:設定目標──達成目標──給予評價;另類的問題導向課程:設定主題──探求主題──地方實踐──做出表現──分享與對話,更有表現和學習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