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前台灣的大學甚少、入學率甚低,而社會處於解嚴之初、民主文化還很薄弱之際,因而社區大學以「知識解放、公民社會」為目標而成立。廿年來,台灣社會有巨大的改變,包括(1)大學多到招不足學生;(2)網路及資料數位化的發展使得各種知識容易親近;(3)社區營造的深化與廣化,及網路社群討論的發達,使得公民參與公共議題機會提高等,都讓社區大學原本「知識解放、公民社會」的目標開始模糊。再者,社區大學自身更面臨一些挑戰:(1)組織、成員及學員的老化;(2)新世代興起與新生活方式的改變;(3)教育部眾多大型計畫引導大學越來越朝向社區與在地實踐等,早年社區大學著力之處。那麼,社區大學該何去何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