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以「經典如何活化」作為論題時,其所展開討論的不僅是對於經典閱讀、學習乃至於教育如何活化的問題,同時也是關於經典在當前時空背景下,即在二十一世紀這個世界中,所具有的價值與意義的定位。換言之,討論如何活化經典的同時,也正是對經典如何在當前世界發揮實際效用的新理解與新詮釋。而關於經典在當前世界所可能發揮實際效用的諸多討論,又無可迴避需要對當前人類所處的世界先有所了解。然則,當前人類所處世界究竟有何特殊之處?二十一世紀在人類歷史上又是如何不同於前此之世紀?身處二十一世紀的世界,人類應該如何理解自身?如何看待這樣的嶄新世界?要言之,邁入二十一世紀後的世界,正展現著前所未有的局面,其中甚受矚目的就是全球化趨勢的發展。晚近學者認為,全球化趨勢對當前世界帶來的影響,不僅是世界各國在政治、經濟、社會、金融、文化、宗教等面向的發展越來越趨向相互依賴,彼此關聯,同時也使得世界各地的發展出現同步、類似或同質的傾向。在這一快速且強大的全球化浪潮下,人類生活世界的樣貌隨之改變,連帶產生新的問題與困境,因此,尋求因應由全球化衍生而出的問題與挑戰,就成為許多國家在制定國家政策與學術研究討論上的關注焦點。所謂全球化,美國社會學家RolandRobertson認為其概念所指涉的「既是世界的壓縮,同時也是世界作為一個整體的意識的深化」。德國社會學家UlrichBeck則強調,全球化是:可經歷的日常生活行為的疆界瓦解,這些行為發生在經濟、資訊、生態、技術、跨文化衝突和公民社會等面向……民族國家和民族社會的統一性崩解了;形成的是新型態的權力和競爭關係,以及民族國家的機構和行動者,與跨國行動者、跨國認同、跨國社會空間、跨國型態與過程間的衝突和交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