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民間各鄉鎮城市,每逢春節、慶典或神誕日,都會有舞獅的表演,鑼鼓喧天,引人入勝。舞獅是由漢代百戲中之「曼衍」,「角觝」等發展而來的民間遊藝。在文獻上最早的舞獅記載,當推「舊唐書音樂志」上所錄:「太平樂,後周武帝時造,亦調之『五方獅子舞』。獅子鷙獸,出於西南夷竺獅子國。綴毛為獅,人居其中,像其俯仰馴狎之容。二人持繩秉拂,為習弄之狀。五獅子各立其方位,百四十人歌太平樂。舞以足持繩者,服飾作崑崙像。」這五方獅子舞,被認為是今天舞獅的雛型。「新唐書禮樂志」的作者歐陽修,也曾補充「舞獅」的說明如下:「銅鈸二,舞者四人,設五方獅子高丈餘,飾以五色,每獅子有十二入,畫衣持紅拂,首加紅襪,謂之『獅子郎』」。一場五方獅子舞,就有舞者六十人,歌者一百四十人,這舞獅場面,共有二百人,可見古時的舞獅陣容與舞姿是如何的壯觀與多彩。一千多年來傳播中國的舞獅之成為民俗,以迄於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