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原住民(Alaska native people)曾經位居美國地區最高的急性及慢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及肝細胞癌的盛行率。本研究主要探討從1984年開始實施全面性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接種計劃以及大規模民眾篩檢及B型肝炎疫苗接種計劃後的25年,探討其降低幼兒B型肝炎病毒感染及肝細胞癌衍生的成效。在此期間,阿拉斯加原住民的人口數由7萬5千人增加到13萬人。1981年,阿拉斯加原住民開始成立急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監控系統。1969,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開始登錄20歲以下的幼兒肝細胞癌病例,由1982年開始對於慢性B型肝炎罹病患,主動監控來確認並實施每半年一次的甲型胎兒蛋白(alpha-fetoprotein)的篩檢。20歲以下的人口群罹患急性且有症狀的B型肝炎病毒感染發生率,由1981-1982年的每十萬人口19人,降到1993-1994年的每十萬人口零人。從1992年起,未曾發現幼童急性B型肝炎個案。20歲以下的人口群罹患肝細胞癌發生率,由l984-1988年的每十萬人口3人降到1995-1999年的每十萬人口零人。而從1999年起,未曾發現幼童肝細胞癌個案。在阿拉斯加原住民人口群中,其年齡在20歲以下而被確診為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的人口數,由1987年的617人降至2008年的2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