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月旦法學教室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民法總則講座第二講:自然人的行為能力及住所
作者 陳聰富 (Tsung-Fu Chen)
中文摘要
行為能力,係指個人可以獨立為有效法律行為的能力。行為能力以意思能力為基礎,行為人必須具有「健全的意思能力」,得以判斷自己之行為在法律上可能發生何種效果。具備此項健全的意思能力,始有完全的行為能力。從而無意思能力人所為之意思表示,應為無效(民法七五後段)。但意思能力之有無,亦即個人對其特定行為判斷具備何種法律效果之能力,取決於個案認定,欠卻明確性,不利於交易安全,為避免交易相對人受害,民法乃將意思能力予以類型化為行為能力制度,而以年齡作為類型標準予以客觀化,區分自然人為完全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及無行為能力人。行為能力制度的目的,除為保護交易安全外,同時在於保護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防止其因意思能力不足而財產逸散,有損其權益。此項制度,既為保護思慮未成熟之未成年人及受監護宣告之成年人,使其人格得以正常發展,或維護其妥善的生活照護,民法關於行為能力之規定,因此具有強行性,第一六條乃規定行為能力不得拋棄,約定拋棄行為能力保護之規定者,無效。為貫徹保護未成年人之旨,在交易活動上,善意信賴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為有行為能力者,仍然不受法律保護。
起訖頁 42-51
關鍵詞 行為能力監護宣告輔助宣告住所居所
刊名 月旦法學教室  
期數 201307 (129期)
出版單位 元照出版公司
DOI 10.3966/168473932013070129013   複製DOI
QRCode
該期刊-上一篇 家庭生活權中的環境因素問題──歐洲人權法院關於Powell and Rayner v. U.K.案的判決
該期刊-下一篇 家事事件法講座:家事訴訟事件之當事人適格與第三人之訴訟參與(二)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