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西施故事為主,兼及貂蟬、孫夫人故事,從三個角度探討美人計的內涵:一、美人計的隱喻與禁忌:這些故事都運用美人計以達到政治上的目的,因此美人計基本上即是「女禍」的隱喻,利用「美女禍國」、「女性不得干政」的性禁忌與性別禁忌,達到興己滅敵與鞏固政權的目的。二、美人計的敘事與修辭:西施故事的敘事可分為兩種類型,一是滲入愛情成份的,以<浣紗記>為代表;一是沒有愛情成份的,以<東周列國誌>為代表。二者在修辭上,均運用「美化」的原則,使美人成為色藝雙全,更具有惑敵亂亡的魅力。前者又將西施、范蠡的關係加以「淨化」,使之合乎禮法;後者則完全不採納西施、范蠡的愛情故事,是為更徹底的「淨化」,使西施不具情感,沒有變節倒戈的疑慮。三、美人計的性別政治:美人計中,女性作為「交換」的物品與象徵是相當明顯的,也符合男╲女╲男的性別關係的模式,女性成為政治的工具,欠缺主體性。而浪漫的愛情更成為脅迫其順從父權秩序的重要來源。以這些觀點看貂蟬與孫夫人故事,貂蟬之所以成功,因為說故事的人完全去除貂蟬的真感情,她反而藉著愛情,輕易操縱呂布與董卓;然而控制貂蟬的,卻是王允對她如父般的親情與忠貞愛國的說辭,故此美人計雖然成功,但貂蟬仍欠缺主體性。東吳孫權、周瑜欲以孫夫人為美人計,結果失敗,關鍵在於孫夫人順從夫婦倫理,因此將父母之國與兄妹之情拋諸腦後。與歷史有關的美人計無法擺脫性別的脅迫,因為它是歷史的,也是政治的產物,是屬於男性的話語與機制。唯有脫離歷史政治,在劇作家關漢卿筆下,我們看到趙盼兒、譚記兒這兩位女性,主動行使美人計,搭救友朋、丈夫,她們不是被交換的物,而是行使交換權的主體;美人計的敘事,至此才突破舊有的格局,展現新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