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華人文化研究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左傳》賦詩、歌詩比較研究──兼論先秦時期動詞「賦」與「歌」的用法
作者 郭庭芳
中文摘要
過去多將《左傳》中的用《詩》狀況分為「賦詩」和「引詩」兩類,近年有學者注意到「歌詩」與「賦詩」、「引詩」的不同,試圖將其獨立為一類,只是各家說法不一,未有定論。於是本文嘗試就動詞「賦」與「歌」的用法切入,《左傳》文本中,「賦」字作動詞使用的共四十一則、八十七句次,分為「徵收賦斂」、「賦予」、「賦詩」三種用法;「歌」字作動詞使用的共十八則、三十六句次,具「歌頌」、「歌詠」之義,其中「歌詩」的例子有四則,包括襄公四年(569 B.C.)《傳》:「穆叔如晉,報知武子之聘也。晉侯享之,金奏〈肆夏〉之三,不拜。工歌〈文王〉之三,又不拜。歌〈鹿鳴〉之三,三拜。」襄公十四年(559 B.C.)《傳》:「公飲之酒,使大師歌〈巧言〉之卒章。」襄公十六年(557 B.C.)《傳》:「晉侯與諸侯宴于溫,使諸大夫舞,曰:『歌詩必類。』」及襄公二十九年(544 B.C.)《傳》載「季札觀樂」。筆者認為「歌詩」雖與「燕享賦詩」的情境相似,但「歌詩」強調的是歌唱之義,在燕禮中由樂工負責,偏重儀式性,屬於周朝禮樂制度中的一環;進行「賦詩」的則是國君或卿大夫,乃基於當時共通的禮文化背景,在對話中藉詩委婉地表達雙方的情志,形式接近隱語,流行於襄、昭之時。
起訖頁 177-190
關鍵詞 左傳春秋賦詩歌詩用詩
刊名 華人文化研究  
期數 202106 (9:1期)
出版單位 南洋文化學會
該期刊-上一篇 帝曰欽哉──由宋人對「欽」字的解讀差異探朱熹女教思想一隅
該期刊-下一篇 「尸祝不越樽俎而代庖」──論逍遙遊中「尸祝」與「庖」的境界關係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