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台大日本語文研究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近代中國外交官與日本文人的思想及典籍交流
並列篇名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hinese Diplomats and Japanese Scholars of Modern Times-in the Fields of Philosophy and Ancient Works
作者 徐興慶
中文摘要
本文以1877年晚清的駐日公使館開館之後為時代背景,探討何如璋、黎世昌、楊守敬等晚清駐日外交官在日考察之內容與得失。他們都有以下的共同點,一為三人都是接受中國傳統儒教文化教育的晚清官僚,二是三人皆為晚清對日外交的前鋒人員、官方代表。他們也是明治初期第一批踏入日本,調查或見證過日本政治、社會近代化的諸相,同時也是直接與日本知識分子交流的日本研究集團。本文藉《使東述略》、《日本訪書志》等相關文獻,分析近代中日兩國人物在思想交流上的異同現象,同時也藉由學界很少利用的《清客筆談》,論述楊守敬將失佚已久的古籍珍本從近代日本回流中國的典籍交流之歷史意義。
英文摘要
As we know, the Ching Dynasty founded its Embassy in Japan in 1877. In this paper, we are going to make a survey of the accomplishments and the gains and the losses of Ru-Zhang He, Shi-Chang Li and Shou-Jing Yang, the ministers accredited to Japan. We try to discuss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ideas and philosophy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with the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data--Shi Dong Shu Lue and Ri Ben Fang Shu Zhi. In the meantime, using the book Qing Ke Bi Tan,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the historical meaning of Yang's bringing back to China the missing ancient books and rare editions.
起訖頁 129-158
關鍵詞 何如璋黎世昌楊守敦《使東述略》《日本訪書志》《清客筆談》Ru-Zhang HeShi-Chang LiShou-Jing YangShi Dong Shu LueRi Ben Fang Shu ZhiQing Ke Bi Tan
刊名 台大日本語文研究  
期數 200306 (4期)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
該期刊-上一篇 試論《竹取物語》中的「物語和歌」翻譯問題
該期刊-下一篇 《漢書》〈蘇武傳〉於《平家物語》與《今昔物語集》中的轉化意義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