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我們早就生活在語言脈絡中,只是可能未察而已。如果依德希達(Jacques Derrida)之見,並無所謂的「外文本」(il n'y a pas de hors-texte; Derrida 1997, p. 158),那麼,語言文本的肌理,早已烙印在個別文本之上。個別文本中在場(presence)的,一開始就是語言脈絡文本不在場(absence)的印跡。我們的書寫,我們的言說,雖可能不察,但其實無法自外於語言的文本脈絡。即使是單語文本,自我所讀的,仍是他者脈絡下的產物。而翻譯,更是涉及自我與他者間,自我語言與他者語言間,種種不同語言脈絡甚或權力脈絡因素的交互作用。譯者,無可避免必須面對脈絡,也必會置於(positioned/positioning)脈絡之下運作。我們閱讀的文本與翻譯,則是語言的積澱,脈絡的印跡。這樣的印跡,正是《翻譯與脈絡》(Translations and contexts)一書考掘的對象。單德興以其學者、譯者、再現者、反思者四「者」合一的多重身分,為我們揭示歷史與經典文本的不同脈絡。此書除序、跋之外,共收錄八篇他在不同脈絡下發表的論文。我們可見識到作者如何組織其譯論肌理與脈絡,並驗證、踐履其論述與理念。以下為明晰再現其脈絡,故而亂其編排而分別表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