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這個名詞,在過去半個世紀裡經歷了令人難以想像的變化。在香港,自「九七回歸」起,「翻譯」這個行業的社會地位得到提升,而在1980 年代以前,也正由於「翻譯」沒有社會地位,導致從業人員素質不高。在臺灣這個單語社會,翻譯也未成為重要行業。所謂「重要」,是指社會重視的程度,如對醫療、法律、會計、自然科學等專業,從政府到市民都極為重視,因為這些專業對市民的健康和生活影響重大,一旦忽視,則容易惹麻煩、吃悶虧。在中國大陸情況則有所不同。過去一個世紀以來從事翻譯的人往往是飽學之士,有社會地位的知識份子,如二十世紀初的嚴復、林紓,二十世紀20、30 年代的郭沫若、沈雁冰、林語堂、胡適、魯迅、巴金等都是名滿中國的作家。這些人有自己的專業,有的還在好幾種專業領域裡頗有成就,如郭沫若是詩人、歷史學家、翻譯家;胡適既是學者,又是政治家。看來,在中國翻譯家的知名度大,社會地位高,往往是因為他們的文學作品或政治地位,而不完全是由於他們的翻譯專業。從專業角度來看,他們都不是專業翻譯家,而只能算是半專業翻譯家,因為他們另有職業,但這些人的文學翻譯水準是眾所周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