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有三篇論文探究日本儒學或經學,分別涉及德川、明治與當代日本不同時期的研究成果:藤井倫明〈日本闇齋學派的朱子學研究─以山崎闇齋《文會筆錄》為例的探討〉論述山崎闇齋如何在嚴謹的文獻考證基礎上建立其朱子學研究;張文朝〈山本章夫《詩經新註》對朱熹淫詩說之批評〉比較山本章夫與朱熹淫詩說的異同;深川真樹〈日本學界「儒教國教化」爭論的回顧與反思〉評述日本學界爭論近半世紀的「儒教國教化」課題─儒學在漢朝何時取得主流地位?如何取得?
關於朝鮮時代中國思想研究的論文有兩篇:曹玟煥〈朝鮮時代儒者對《莊子》理解的傾向性─以朴世堂的《南華經註解刪補》為中心〉以朴世堂為例說明朝鮮儒者如何立足儒家思想詮解《莊子》;陳亦伶〈朝鮮金正喜古文《尚書》考辨對清人學說的接受與轉化〉討論朝鮮文人金正喜如何因應清人古文《尚書》真偽之辨以保全朝鮮朱子思想。
涉及西方漢學研究的則是德國漢學家蘇費翔(Christian Soffel)〈從語言的角度分析鄭玄與朱熹對「慎獨」的解說及西方學者的詮釋〉,論文從語法的角度分析《中庸》「慎獨」的理解與翻譯問題。
以上各篇論文以不同視角析論域外漢學中的儒學與經學研究,其中有5篇論文不約而同、或多或少地涉及朱熹思想,由此可見朱子學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並且再度印證儒學有其跨越時代、地域的思想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