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是習慣領域學會前理事長林金順先生的〈從《道德經》印證習慣領域深智慧原理〉。本篇主旨在於探討HD深智慧原理的內涵,本研究採取「以經解經」方式,引用老子《道德經》中相關章節內容以及附加歷史故事以為印證,用以強化學習者的印象,希望對有志於HD研究與深智慧追求的學習者能提供相關的參考。這是一篇以經典印證HD深智慧原理的好文章。
第二篇是習慣領域公司黃鴻順總經理的〈Nokia手機的急速衰敗:以創新動態學分析〉。本篇論文用HD的創新動態學分析架構,探討Nokia手機於2008年後的急速衰敗,並分析Nokia手機連年重創的主要原因。期望透過Nokia手機的個案分析,讓企業可以掌握創新動態學的分析架構,了解企業落實創新的關鍵要點。內容淺顯易懂,非常精彩,值得各位仔細閱讀。
第三篇是鄭保村老師的〈激勵:獎懲有效嗎?〉。本篇主要從習慣領域學說的光明心態--標標清明、全力知行、全責主人、使命樂園,可激起個體的內在動機談起,進而論及心流理論之全神貫注、目標明確、立即回饋等而產生內心愉悅酬賞,結論指出,個體內在動機的引發就是長遠的關鍵策略與方法。此篇可說是對HD理論的光明心態探討與應用於內在動機上的好文章,值得大家仔細閱讀。
第四篇是國立中山大學博士研究生黃惠華的〈從馬斯洛需求層次論與習慣領域理論探索臺灣人的幸福感圖像〉。本篇從馬斯洛需求層次論與習慣領域理論來探討並驗證臺灣人的幸褔感來源,本研究得出習慣領域可運用空無原理和交換原理,除了朝向自己的人生目標努力外,也要解除別人的痛苦與煩惱,也就是讓別人快樂、幸福,自己也會收獲到快樂與幸福的感受。此篇內容以量化研究進行驗證性分析,非常精彩,值得各位仔細閱讀。
第五篇是李偉俊老師的〈文化回應教學應用習慣領域和美塔學內涵之個案研究:以臺東縣為例〉。本篇以探討臺東縣一所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學校在實施文化回應教學時所遭遇的困境與難處,分析如何應用習慣領域和美塔學理論內涵,以實施有效的文化回應教學之參考。此篇可說是應用HD理論進行跨領域應用與解析的好文章,值得大家仔細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