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早在 1950 年代,Peter Drucker 就提出目標管理的基本框架, 於《管理的實踐》(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 )陳述一個情境:有人詢問三個石匠在做什麼,首位石匠答稱「我在養家活口」;第二人說「我做的是全國最棒的石匠技藝」;最後一人則自信表示,「我在蓋一座大教堂」。故事中,第三位石匠明確說出「蓋教堂」的大願景,正是Drucker 的主張—管理者需要建立類似的目標,並向員工闡明要做出何種貢獻,以便實現理想。不過,美國企業家Andy Grove 於1990 年代擔任英特爾(Intel)執行長時,發現許多公司執行目標管理的過程,已逐漸背離Drucker 的初衷。好比:公司以一年為週期檢視目標,卻無法跟上市場變化;甚至,員工都不曉得企業的大方向,整天只埋首拚業績達標。因此,Grove 改良目標管理的模型,提出 OKR 理論,並由矽谷創業投資家John Doerr 將該體系引進 Google,Google 的成功,吸引了更多企業嘗試此制度。這套理論正如其名,“O” 是指目標(objectives)、“KR” 則是關鍵結果(key results),它是一項溝通工具,幫助所有人瞭解最新目標是什麼,由團隊討論出一個週期內定向的大目標,用來告訴大家「我們現在要做什麼?」接著擬訂 2 ~ 4 個定量的關鍵結果,輔助成員瞭解「如何達成目標的要求」。Grove 改良目標管理的模型,提出OKR 理論,為了避免公司以一年為週期檢視目標,卻無法跟上市場變化,甚至,員工不曉得企業的大方向是什麼。然而,整體中小學學校仍然停留在Grove 要改革的狀態,通常,在前一學期的7 月,該學年教學計畫就由學校送教育局審定,新手教師沒有機會參與規劃,也不曉得學校課程教學大方向為何,只能在情境中覺察問題,滾動式調整,解決問題。因此,就任職務的頭兩個月,難免遇到困難,可以向周邊同事或學年教師請教,同時也要關注自身的身體狀況,不過度和他人做比較,避免積累過多壓力而影響身心,並記得適時休息與放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