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省二代子女書寫家史的浪潮中,筆者關懷的主題是外省族群第二代對「外省父親」的影像紀錄與思考。本文以紀錄片《河北臺北》為主要的研究材料,輔以劇情短片《講話沒有在聽》為補充,分別從「家」、「國」,再至「個人」三個面向來探討李忠孝的生命經歷與自我認同。筆者一方面好奇李忠孝在大歷史無可奈何的變動之下,透過何種方式來確立自我生命的價值?無家可歸的經歷與黨籍認同的複雜,如何影響他看待自我的身分?另一方面,筆者亦好奇導演李念修如何通過影像的剪輯,將由影像組構之後的特定觀點呈現在觀眾的眼前。 前言旨在勾勒《河北臺北》的敘事美學,指出李念修在影像的拍攝與剪輯中運用了參與模式與展演模式兩種不同的敘事手法。第二小節以「家」為主軸,分析李忠孝在原生家庭、婚姻家庭、家鄉河北、原鄉中國的四重失落,並指出導演有意透過剪輯,將不同時空場景的畫面以及話語抽離原本的影像脈絡,重新組裝,將其塑造為一部具有返家之旅意涵的紀錄片。第三小節以「國」為主軸,探討李忠孝作為軍人,輾轉於國共之間的戰爭經歷,如何影響他的黨籍認同;並梳理導演如何通過將李忠孝的口述記憶與不同立場的訪談並置,藉由話語間的矛盾與差異,破除國、共之間的二元對立,並呈現歷史的深度。第四小節以「個人」為主軸,探討作為男兒身的李忠孝在失家、失國之後對情感的渴望,以及他如何透過扮裝女性來肯定自我價值,並以劇情短片《講話沒有在聽》作為輔助,嘗試探討他的性別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