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餘年來,《莊子》在歐洲,尤其是在法語漢學界,引起了數量眾多的研究:瑞士日內瓦大學榮休教授Jean-François Billeter(畢來德,1939-)、法國國家科研中心(CNRS)研究員Jean Levi(樂唯,1948-)、巴黎第七大學教授François Jullien(朱利安,1951-)、里昂高等師範學院教授Romain Graziani(葛浩南1971-)、西班牙巴斯克青年哲學家Albert Galvany(高梵寧1973-),以及筆者均有相關論述發表,從整體上看,無論是作品數量積累還是研究主題開拓均已初具規模,形成了一定範圍內具有相當深廣度的研究互動局面。諸位論者紛紛提出了一些在莊子及其作品詮釋史上頗有新意的問題意識,如權力、身體、言語、主體性等,為理解《莊子》這一重要的思想資源開闢了新的視野,也呼喚出諸多與迄今通行的一些解讀相距頗遠,甚至截然相反的思考與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