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末教育改革成為世界各國政府的主要政策,其主要目的在於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國家競爭力,培養國民適應競爭激烈社會所需的適應力和生存能力,同時透過家長選擇權的方式,來加強學校的辦學績效,期望透過教育績效的管理,提升教育的品質與成效(蔡宗河,2003;陳昭曄,2006)。1983年美國發表的《國家在危機中(A Nation at Risk)》報告,指出美國學校「平庸化潮流」(Rising Tide of Mediocrity),要求採用更高與可測量的標準,以提升中小學學生學術表現等措施(湯維玲,2012;NCEE,1983)。2002年美國通過《無任何孩子落後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簡稱NCLB)強調以「標準導向」作為評量學生閱讀與數學的學習成效,希望藉此法案的推動,提高學生的平均學業成就。2000年「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and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以「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瞭解各國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發展及教育的趨勢,同時比較各國的教育品質(林雲苓,2012)。由此可知,各國無不將學生學習成就視為教育改革及教育品質的重要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