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在研究中古周邊國家和族群時,首先遭遇的難題就是專有名詞的對音問題,比如指稱喜馬拉雅山以南的南亞大陸的古印度--「天竺」(Shindhu,中古擬音tʰenʈiuk])一詞,在魏晉南北朝、隋、唐時即有賢督、申毒、乾毒、賢豆、印特伽、印度等異稱,但天竺還是比較普遍的稱呼,特別在佛典翻譯中常可見到。儘管早在漢代《史記》中,已有此地的記載,此後來華使節、僧人、商賈日眾,如後漢桓帝時天竺數次來獻,到晉、宋時期,法顯(338-423? or 424?)、曇無竭、智猛等僧人則親自前往天竺求經,帶回第一手的見證。然而《宋書•夷蠻傳》,記載了元嘉五年(428)迦毗黎(Kapilavastu)國王月愛(Chandragupta)的表文,則是目前可見最早的官方文書之一;儘管中國歷來方國朝貢,常是出於商人互貿的請求,但以中文書寫,用國王的口吻,從天竺的角度自我表述,並對劉宋王朝表達通使意圖的文書,歷來已經引發不少學者的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