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係以五至六世紀華北村落的佛教造像記為主要資料,接討其時鄉村居民的宗教活動與儀式,以及佛教在鄉村社會所發揮的功能。五、六世紀時佛教在華北鄉村地區非常盛行,遊化村落的僧人是促使佛教深透華北鄉村的主要原因。由於佛教經典的鼓勵造像,以及佛教修行方法和儀式上的需要,所以歸心佛教的村落居民便傾力造像。有證據顯示:僧人也利用佛碑像上的圖相──包括佛本行、佛本生故事的片斷場景,以及經變的圖相,作為他們傳道佈教的輔助說明,這種作法可能影響了唐代變文的講述方式。鄉村居民基於宗教上的虔敬,而組織了叫做「義邑」或「法義」的信仰團體,由僧人做為其指導者,稱之為「邑師」,領導他們從事建造佛像、寺院,興辦公共建設和慈善事業,並且共同修習佛法,舉辦及參與齋會和若干儀式。在佛像建造完工的前後,鄉村居民會舉行齋會、八關齋會,以及行道等儀式;而在佛像落成之日,還要舉行佛像的開光儀式。出現在六世紀的造像記中的「開光明主」、「光明主」這樣的頭銜,是迄今包括佛教與道教有關開光儀式最早的記錄。由於佛教在華北鄉村的深透流行,它深深地影響著鄉村信徒的日常生活,乃至於其價值標準;人們常透過佛教的行事來表達其孝思忠忱,而致力宏揚佛教、捨田立寺、從事救濟飢寒等社會事業的行逕,也成為鄉村社會重觀的美德之一。又,鄉村佛教徒組織信仰團體,以從事造像和公共建設事業,並共同修習佛法,無形中縮小了社會階層之間的差距,促進了社會的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