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利用近數十年來考古發掘所得兩漢有銘銅鏡(約一千種),及傳世著錄之有銘漢鏡(千餘種)材料,將漢鏡銘做一全面性整理與研究。首先依銅鏡類型與字體特徵,約分成七個時期討論。(一)西漢前期:(指景帝以前):鏡銘字體以小篆為主,與秦篆圓轉勻稱之筆意接近。(二)西漢中晚期:(是銘文鏡最盛行期)可分三期:(1)景帝至武帝初,字體為較方正篆體。(2)武帝至宣帝,為篆隸夾雜之方篆,筆畫間略見隸化痕跡,與美化傾向。(3)宣帝至西漢末,圖案化字體盛行且字裡行間夾有符號,有圓體草化字體,及方折隸化兩大類型。(三)王莽時期:字體有復古傾向,小篆體再度流行。(四)東漢早期:隸書為主,且因民間鑄鏡盛行,銘文中脫文、減字現象頻繁。(五)東漢中晚期:銘文中俗訛、簡省和通假字極多,顯示民間刻工水準不高,同時也反映了東漢民間俗字的概況,對漢字簡體字使用狀況,也提供一些訊息。此外,本文藉著兩漢鏡銘文字之多樣性,進一步討論了漢代草書的淵源演變、隸變過程,簡俗字的產生,以及繆篆體的形成等有關兩漢文字之重要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