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的益州士族,是外來移民、地方豪富、蠻夷大姓「士族化」的結果,也不乏新興的儒學世族,其發展與地方開發、儒學傳布過程若合符節。由於開發較遲,出現較晚。本文分析一○二家士族,發現大部份始興於安帝以後,其官閥世代較關中、關東及江淮地區稍遜。從各州出身公卿守相之時代分布及數量比率中,也得到同樣的結果。整體言,由於地理阻隔、仍具邊區性質,益州士族在全國士族網中不佔重要地位,其興起常與地方事務(如蠻夷叛亂)有關,這也形成了其仕宦限制。益州士族具有濃厚的地域性,他們在政治上共相進退、儼成集團,但亦與中原士族互通聲氣,本文也從地域結合及其與中原士族之聯繫、與割據政權之關係等方面,對其性質加以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