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故宮博物院於2021年的「航向天方:十五世紀的伊斯蘭印象」特展中,陳列一幅《北京宮殿圖》。畫無款識,只見殿宇前有一站立官員,和身後建築比例不甚協調而顯為特殊。臺灣所藏此類圖像有兩幅,加上大英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南京博物院典藏相似的圖像尚有三幅。本文透過相關史料的討論,來對黃小峰、朱萬章和余輝認為五幅圖像均為《金門待漏圖》等論證進行檢視和商榷;並再從五圖的內容、時代和命題「金門待漏」來作探討。藉此管窺明中後期士大夫對自身的文化表達中,寫真與朝中隱逸間的作用和互動。另明清流傳的古琴琴曲《漁樵問答》,在近現代亦有另名《金門待漏》之說,然琴界對此曲稱名之原因,則長期未知其故,筆者亦藉本文梳理並針對此議題進行釋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