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文化運動」以來,對於中華古代史的「疑信之辯」從未斷絕。近年來,隨著考古挖掘的不斷進展,對「中華」觀念的討論日趨熱烈,曾經飽受質疑的儒家「經史」傳統在這個背景下得到重新重視。張志強的〈「三代」與中國文明政教傳統的形成〉一文就是同時從考古成果與經史傳統出發,重新梳理「中華」理念的一篇頗具代表性的文章。作為本次討論的召集人,我本人更關注從「理念」出發的歷史解釋傳統,是否能在一種更廣闊的意義上構成中西哲學比較基礎。因為自啟蒙運動以來,伴隨著實證主義的興起,西方意義上的「經史」傳統也同樣遭受過衝擊。對於這種以「實證」來攻擊「理念」的思潮的回應,在德國古典哲學的歷史哲學中是一個核心論題,作為其研究者,我希望與中國哲學方面的學者來共同討論之,因此組織本專題討論張文。除了本人之外,尚邀請了博士論文研究《周易正義》的胡海忠博士,他從「源流互質」與「務持終始」兩個治學原則作為切入點探討張文;研究明清近現代哲學的高思達博士,她以章學誠文質合一的觀點為指導原則,透過討論何為「信史」,來進一步闡發張文背後的「經史」傳統;從事儒家哲學、比較哲學研究的李明書博士,則從儒學的「心性」傳統出發,與張文的政治儒學立場進行對話。經由各種相關而有別的視角,與張文交流、對話、反思與批判,期能呈現一種「爭--辯」的總體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