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國強創作詩歌超過三十年,著有八本詩集,是香港的重要詩人。其中他的詩歌以日常題材和其寫實性較為人熟悉。在過去的研究和評論中,不少論者圍繞他詩歌創作中的城市書寫、家族隱喻,和鄉野經歷進行解讀。本文嘗試重讀鍾國強近年的詩歌集,如《生長的房子》、《開在馬路上的雨傘》和《雨餘中一座明亮的房子》,配合其寫作背景和脈絡,思考其詩歌中的城鄉對比和鄉土意識,如何在城市的時代變遷中產生其本土性和地方感,並藉此對於鍾國強的創作影響,如外國詩人奚尼(Seamus Heaney)、香港詩人也斯、中國鄉土小說作家沈從文、
汪曾祺,和台灣作家陳映真、黃春明等,進行簡短的接受史疏理。
本文認為城鄉對比和鄉土意識能夠作為解讀鍾國強詩歌作品的重要角度。在理論框架方面,本文提出的「鄉土」包含三個重要的定義:置身於都市背面的平民生活、鄉郊自然的生活經驗和土地思考,以及對於城市發展的「鄉愁」(nostalgia)敘事。本文認為此三個定義為鍾國強詩歌中城市書寫、家族隱喻,和鄉野經歷的共同語境,必須同時考慮才能夠解讀出其詩歌創作如何從書寫個人、家族記憶的抒情詩,轉向書寫城市的物詩和政治諷喻詩,並有助理解其城市書寫背後的本土意識的來源及其複雜性。本文分為五章,頭兩章為引論及鍾國強「鄉土」創作所受的影響,接著三章將分別從鄉土記憶、觀照日常,和植根本土三個角度討論鍾國強的詩歌如何從鄉土經歷和鄉愁出發、觀照和批判城市對於人和自然的物化和異化,並在其政治諷喻詩和社運詩的土地發展議題和土地思考中產生其本土身份和社群意識。
香港歷史上有關身份認同的討論一直圍繞在「浮城」和「植根」這兩個看似相對的概念之中;然而本文透過重讀鍾國強的創作,認為兩者其實並不相背,正如鍾國強在〈落地生根〉中提到「不以鬱結作帷飾,不以歷史/歷史的根是一種腳鐐」。香港身份的歷史偶然性並無礙於本土和社群意識,相反正是透過「此時此地」的生活化書寫才得以異質化地從「從『沒有』的現實重建出種種的『有』」。透過重讀鍾國強的城市書寫及其寫作的背景和觀點,或許可以提供一個地方感和身份認同在書寫中成形的例子,探討本土如何扣連土地、身份和社區,成為一個從個人記憶情感出發,書寫社區和社群同時不流於同質化的概念,正如鍾國強在強調重塑和守護香港的「精神家園」時,並沒有忘記對於城市發展作反思性批判和鄉土自然的思考和想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