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理和(1915-1960),生於屏東高樹鄉。因爭取同姓之婚,於1940年攜妻子鍾台妹前往瀋陽,1941年由瀋陽遷居北平,1946年返台。筆者以為旅居北平為鍾理和專事寫作之發軔,有其重要性,故鎖定北平時期為探究中心。本文研究擬取徑於日記,日記為個人私密的日常記錄,能真實呈現生活多重樣貌,撰作多依時間順序記載,可作為觀看當代時局的另一窗口。鍾理和曾有三次寫日記的記載,日記多為閱讀、觀察、省思、評論、整理報紙等日常紀錄。看似日常瑣碎、片斷的記錄,卻飽含豐沛的能量。承此,筆者將重心放置於鍾理和日記中所思所感,觀察其隨著形勢變遷,如何觀看社會各層面之流轉,以日記為線索,探討其獨特歷史感知與文化意義,並探究其認同意識和自我定位,希冀更貼近作家的心靈與生活。本文討論進路有二,一是鍾理和日記中呈現的戰爭時期社會圖景,其對外在世界的感受與描摹,肩負歷史傳承使命,包含對戰況、人性、臺灣故鄉的思考;另一個進路是他如何由外在紛擾虛妄的意識形態與僵化變異的道德價值中,轉向內在覺察,諦聽自己聲音,矢志以文學安身立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