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龍果(Hylocereus spp.)為近年臺灣重要新興果樹,105年全臺栽培面積已達2490公頃。單果套袋可為紅龍果保有清潔、亮麗果實外觀,惟需耗費套袋及人力成本,如採網室栽培或可阻絕病蟲害並免去套袋,且農糧署亦提供搭設果樹設施之補助,相關配套與栽培技術亟待建立。據第一年度(105年)試驗結果指出,16目網室即可防治紅龍果主要害蟲,並生產具經濟價值之‘越南白肉種’果實。本研究第二年度(106年)續以紅肉種紅龍果‘大紅’為材料,於南投縣草屯鎮之網室(高3公尺、白色16目平織網,果實不套袋)及露天栽培(未覆網之對照組,果實套袋)果園進行,分析16目網室於‘大紅’正期主要萌花、結果生產期間(4-9月),對微氣候、萌花、果實品質、病蟲害及日燒生理障礙之影響,以評估網室生產紅肉種紅龍果正期果之可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