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神經病變光譜障礙(auditoryneuropathyspectrumdisorder,簡稱ANSD)此一名詞在2008年正式使用,取代了過去聽神經病變(auditoryneuropathy,簡稱AN)與聽覺不同步(auditorydys-synchrony,簡稱AD)名稱。整體而言,ANSD個體的純音平均聽閾值達正常至極重度皆有可能,主要為聲音正常進入內耳,但聲音從內耳傳到腦幹的過程出了問題,其病變部位可能在內毛細胞、聽神經突觸、聽神經脫髓化或聽神經元細胞缺損,因而無法正常運作聽覺功能,以致於難以分辨語音和理解說話內容。ANSD在永久性聽力損失族群嬰幼兒中約佔10%。目前,儘管學理上已存有對於ANSD聽語表現上概略的描述,然而,這群本質上殊異性甚大的ANSD幼兒,在早期療育階段的學習需求仍亟待外界的理解與正視。有鑑於此,本研究旨在初步以描述性統計,分析雅文基金會北區中心、中原中心、宜蘭中心與高雄中心,共計26位ANSD幼兒,平均年齡=59.6月(SD=25.164);平均接受聽覺口語法教學時間=39.2月(SD=20.884),透過探討其基本背景與聽語表現,勾勒出實務中ANSD幼兒的真實樣貌,進而提供相關專業團隊成員、ANSD幼兒的家長療育的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