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關懷在戰後台灣的建築與空間營造實踐經驗裡,是一條極為重要的路徑,其直指“建築與烏托邦”此巨大思想遺產的繼承與轉化。早期,入世宗教團體的建築營造與少數的社會住宅可說是此思維傳統的主要星光,而隨著當代多元文化反思、草根與社區意識抬頭,乃至政治解嚴及社會正義土壤日漸蓬勃,使得人道關懷的空間營造,逐漸萌生於公共領域的生發與專業論述實踐的多樣性之中,成為了台灣當代建築創新氛圍中一股難以忽視的活力。近年,由「小」出發的場域耕耘,似乎成為了當前面對既有大的體制機器和資本主義空間再生產與獲利知識論框架的一種戰略位置。「以『小』自處,藉以搏大」,不僅代表了對應於都市主義(Urbanism)、國家機器、巨型開發、戰爭和掠奪,乃至強勢文化等向度的一種清醒的距離,而透過彈性調控(flexible regulation)、自主性(autonomy)、小尺度與極限壓縮、資源重組與小系統、弱勢關懷等場域實踐進行翻轉,尋求因應時代的種種「安頓」之道,從而在多元向度中重新思考「建築實踐」的社會意義。 |